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若干措施

发布时间:2025-04-15 信息来源: 作者:

1.推行全生命周期合规指导。分类编制涉企行政指导清单,建立合规指导专家库、典型案例库。将检查执法关口前移,适时向经营主体发布预警、提醒信息、案例警示,建立“常态化沟通、精准式普法、门 诊式服务”三项机制,对重点企业把脉问诊,及时发“体检报告”,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预防法律风险,纠正违法行为。

2.严格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服务型监管。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市场监管“无事不扰清单,实施“守信免检”“守信少检”等措施。通过跨科室合并、跨部门联合、跨层级协同检查,严防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逐利检查。在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减免罚清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少用慎用强制措施等“四张清单”适用,并对依法免罚、减罚的当事人加强教育和跟踪促改。

3.全面推行阳光执法检查。梳理市场监管领域现有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全面落实“扫码入企”,将行政检查主体、人员、内容、结果等数据实时上传至信息系统。制定《行政执法事后回访制度》,开展事后“康复”式回访,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助推企业诚信经营。

4.扎实开展质量强链。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打造一站式质量检测认证服务平台。2025年建成化工新材料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积极申报精细化工、茶叶等重点产业链产品省级质检 中心。帮助不少于200家重点产业链企业识别质量堵点、难点,分级分类开展质量提升帮扶。支持永修、湖口、瑞昌高效推进国家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力争2025年底实现重点产业链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知识产权专员覆盖率85%以上。

5.着力实施标准稳链。加快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在化工新材料、船舶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标准验证点,支持重点企业参与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引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支持企业争当国家级、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

6.持续推进品牌兴链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注册商标,培育自主品牌。强化商标海外布局,支持出口企业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帮助企业走出去开拓

海外市场。实现商标指导工作站县(市、区)全覆盖,提供商标注册、培训、保护等服务,提升企业商标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7.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提链。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北省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知识产权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工作站”和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九江分中心设立,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建立绿色通道专利优审服务清单,提高专利授权效率。筹建九江学院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在九江经开区建成九江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用好“长江经济带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平台,推动专利项目在九江落地转化,力争全年专利转让次数、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数分别增长10%以上。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2025年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额增长20%以上。健全知识产权高效协同保护机制,发挥行政、司法、仲裁、行业调解作用,强化与公、检、法部门联动,形成对企业商业秘密和高价值发明专利保护合力。

8.规范处置职业索赔会同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有关部门建立规范处置职业索赔行为机制,依法打击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9.提高企业问题和消费者诉求办理质效。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在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设立“你点我办”专栏,建立企业问题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机制。创新全国12315分类办理改革试点,加快1231512345深度融合,实现“两线接一网办”,建立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高效处理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