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 《全市市场监管服务制造业攻坚二十二条措施(2025-2026)》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14 16:05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5-03-1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0417
  • 责任部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助力我市制造业攻坚,服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质量强链、标准稳链、品牌兴链、知识产权提链、政务服务优链、监管执法护链等行动,制定本工作措施。

一、实施质量强链行动,厚植质量基础支撑力

(一)开展质量提升项目攻坚。帮助石化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9条重点产业链200家以上规上企业识别质量堵点、难点,分级分类开展质量帮扶,引导链主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

(二)推进质量管理协同优化。大力推行“首席质量官+知识产权专员+标准化工作总监”制度,对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质量巡诊”,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解决质量技术问题。

(三)加强质量技术能力建设。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实现检测能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加强市级法定检验检测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新建计量标准50项、新增检测参数标准100个以上。

(四)优化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提升1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站点服务效能,新建庐山羽绒制品、修水模具制造业等服务站点。

二、实施标准稳链行动,全面提升标准引领力

(五)推进技术标准创新。加快有机硅产业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在化工新材料、船舶装备等领域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标准验证点,鼓励重点产业链企事业单位参与研制各类标准,梯度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

(六)提升标准供给质量。争取全国纺织品标准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会派驻工作点落户九江。引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及参与标准“领跑者”,力争自我声明公开2000项以上,孵化国家级、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1项、2项以上。

(七)强化数字化绿色化标准支撑。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标准布局,支持重点产业开展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标准制修订。

三、实施品牌兴链行动,全面提升行业影响力

(八)整合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支持都昌县申报“都昌珍珠”地理标志商标,支持濂溪区申报“九江茶市”、庐山市申报羽绒制品集体商标。

(九)增强商标品牌竞争优势。支持瑞昌市木业、都昌县服装等产业企业及协会注册普通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培育自主品牌。

(十)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组织优秀商标品牌参加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等展会活动,提升品牌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知识产权提链行动,全面激活核心竞争力

(十一)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供给。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完成九江学院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机构筹建,覆盖服务企业500家以上。加快建成九江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积极引进优质专利代理机构在浔设立分支机构,为申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夯实基础。

(十二)创新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持续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质量融资增信等金融服务,争取质押融资登记额增长20%以上。

(十三)支持高价值专利培育。畅通专利预审渠道,争取更多优审指标,帮助重点企业专利申请快速授权。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专利导航,实行产学研合作。

(十四)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在九江建立“知识产权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工作站”,积极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争取设立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九江分中心,在有条件的县市布局县域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五、实施政务服务优链行动,提升涉企服务质效

(十五)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一照通办”“企业迁移一件事”“计量许可一件事”等系列改革。

(十六)提升外资企业登记服务水平。平等对待各类招商引资企业,着力打造审批流程更优、申请材料更少、审批效率更高的政务环境。

(十七)加大检验检测惠企力度。2026年年底,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对食品类企业计量检校费降至收费标准的70%,对机动车检测行业计量检校费降至收费标准的50%,对经营有困难企业给予相应计量检校费用减免。

六、实施监管执法护链行动,稳固公平竞争市场根基

(十八)全力推行服务型监管。编制涉企行政指导清单,建立合规指导专家库、典型案例库,推行全过程行政指导,建立无事不扰清单,推广非现场监管方式,优化升级包容审慎“四级清单”,依法规制职业索赔行为,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十九)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通。

(二十)严格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特种设备领域专家开展重点产业特种设备帮扶指导活动,加大电线电缆、纺织服装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帮助企业提升抗风险和保安全的能力。

(二十一)规范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恶意商标注册代理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出具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报告、串通涨价、违规收费等行为。

(二十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深化12315与12345整合,探索投诉举报咨询分类处理。加强对直播平台、主播和直播营销服务机构等关键主体的监管,严厉整治利用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

相关人员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赋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强化跟踪问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细落实、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