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21号 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5-30 18:30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4-05-3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0577
- 责任部门:
尊敬的徐金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为更好的提升营商环境,避免恶性竞争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一号改革工程”,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在营商环境省评中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磁场效应”不断放大,“二期现象”“深耕现象”“归雁现象”成为九江新亮点。九江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强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全力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攻坚行动”、市领导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并持续落实“十个纳入”工作机制。
(二)深化重点改革。研究制定九江市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计划等系列文件,部署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改革措施,并实时监测改革进展。2023年度我市共有24项改革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4项改革创新成果入选全省重点改革案例,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获国务院激励表扬。
(三)优化涉企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企业诉求快速处置、惠企政策协调落实、涉企投诉闭环管理等机制,提高诉求办理质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做到“简单问题1个工作日办结、一般问题5个工作日办结、疑难问题10个工作日回复”。
(四)建立部门反不正当竞争制度。2021年,经市政府同意,由市市场监管局作为牵头单位建立九江市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度建立后进一步加强了部门联动,调动了部门力量,构建起了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维护我市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提供了机制保障。2023年,组织召开全市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九江市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形成部门协同、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格局。
(五)开展执法专项行动。自2019年市市场监管局组建以来,连续六年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组织各地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系列专项行动,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聚焦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大执法力度,查办一批重点案件,严惩一批违法主体,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提高法律震慑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2019年以来,全市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67件,罚没金额890.4万元,树立了执法权威,形成了法律震慑,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六)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完善了《九江市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和回应机制》《九江市公平竞争审查抽查机制》《九江市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实施方案》《九江市公平竞争审查考核制度》等工作机制,为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健全事前事中事后规制链条,有力推动提高部门协同规制合力,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市直有关单位建立健全了本部门公平竞争内部审查工作机制,同时逐步推动县区级部门内部审查机制全覆盖。敦促各部门严格落实“谁起草,谁审查”要求,落实审查主体责任,加快优化内部审查机制,严格履行审查程序,涉企的政策措施都要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杜绝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出台。2023年以来,全市各有关部门共出台相关政策文件76份,都按规定履行了公平竞争审查程序,审查中进行了修改调整的政策措施1份,出台的政策措施均无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
(七)营造公平竞争良好氛围。一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宣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知识,让群众进一步了解竞争政策,认识到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守法、公平竞争理念。2023年以来,全市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公平竞争政策宣传活动,增强公平竞争共识,全年共开展专题培训活13场次,参与企业125家,参与行政机关210家,发放各类材料 633份;召开专题座谈会7场次,参与企业52家,参与行政机关70家;调研走访企业75家,调研走访行政机关28家,发放调查问卷83份,收集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实施的意见建议21条,协调解决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实施的诉求和困难3个;编印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宣讲材料340份,与党校(行政学院)联合开展活动2场次,向党委、政府报送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实施报告、信息2篇,编发宣传报道5篇。
二、取得的成效
(一)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一是推进审批制度集成化改革。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覆盖,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市县两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331项,全年累计办件达69万余件。二是深化商事制度便利化改革。全面推行准入准营“一照通办”,全面推行简易注销和“歇业”制度。实现“跨省通办”162项、“跨江通办”174项、“省内通办”606项、“全市通办”825项。三是加快审批服务数字化改革。市县两级签发电子证照427种,电子证照签发率和使用率均达100%,2023年纳税市场主体电子印章使用率达88.81%,列全省第一。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全流程电子化率、不见面开标率均达100%。
(二)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一是持续清理市场隐形壁垒。聚焦市场准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全面开展专项清理行动,整治和查处违规设置不合理条件、排除和限制竞争等违规行为,审查清理各项政策措施286件,废止38件,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二是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切实抓好我省降成本“58条”、巩固提升经济“28条”和我市推动经济回稳向好“33条”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2023年共为市场主体减负117.3亿元。出台规范惠企政策和事项上线管理办法,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快享。“惠企通”平台九江分厅2023年在线兑付政策资金17.2亿元,惠及企业1.69万户次。三是持续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大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22.81%。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000多亩,停电时长同比下降43.4%,积极向上争取解决96万吨能耗指标,进一步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
(三)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一是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拓展“企业安静期”至每月20天,推动“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在行政执法领域全覆盖,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二是深化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信用承诺在行政监管、审批服务、惠民便企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公开信用承诺60万条,涵盖所有行业市场主体。完善信用激励机制,对市场主体信用风险试行分类管理,执行差异化监管措施,诚信经营市场主体“无事不扰率”达到100%,我市“信易+政府采购”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三是加强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成立商事调解中心,诉前调解成功率达71.41%。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营商环境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引擎”。下一步,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以企业视角找不足、以战略眼光谋发展,着力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九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为九江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一流营商环境保障。
(一)加大营商改革攻坚,提升办事便利度。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聚焦制度创新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形成一批突破性改革成果。高质量参与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力争我市营商环境整体进入全国一流水平。加快数字赋能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升级,进一步推动更多涉企事项由“网上可办”变成“好办易办”,充分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二)强化惠企帮扶力度,增强企业获得感。全面落实中央“31条”和省“36条”,建立民营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常态化政企沟通和投诉维权处置三大机制,提高民营企业诉求办理质效,持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加强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土地、资本、劳动力、能耗等要素保障,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千方百计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依托“惠企通”平台,推出更多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落实好“千个部门帮千企”等帮扶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持续推动问题整治,提高企业满意度。深化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拖欠账款、涉企违规收费等专项治理,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强化跨部门综合监管,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大力破除准入准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项目审批等隐形壁垒,着力破解降低企业成本、获得信贷融资、人才用工保障、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和堵点难题,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四)深入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市场公平性。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发布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防范事项清单。加快研究完善信息归集共享、执法自由裁量、政策文件审查等方面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进一步推动大市场各项机制标准统一、数据统一。在国家启动竞争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和修订时积极建言献策,不断完善竞争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完善商品质量体系、标准和计量体系等,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推动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附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5月30日